[宜蘭] 加羅湖,好多人在尋找仙女散落的珍珠

鋒面來臨前的加羅湖。

睽違好久好久,終於重新穿上登山鞋、拿起登山杖跟背著登山包,再次走進山中。也因為停滯一段時間,這次的啟程與返程都有很多心情。

停更的這段時間,每週還是會收到MEDIUM官方統計有關點閱率的數據,每週還是微微的提升,謝謝不曾謀面的山友、網友們,寫地都是很主觀的登山紀錄,卻在登山潮之下賺了一點點的流量紅利(可惜不是錢)哈哈哈哈。

走吧走吧,再一起走一趟加羅湖吧!

前言:松蘿湖跟加羅湖,都在宜蘭大同,卻有著迥然不同的樣子

松蘿湖被稱為「十七歲少女之湖」,是因為陰晴不定的樣子就像少女;加羅湖則有「仙女散落的珍珠」之稱,因為除了終點的加羅湖,還有偉蛋池、豪邁池等湖泊,散落在山谷中。

有關這兩條登山路線更精準描述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:宜蘭加羅湖登山路線:大珠小珠落人間

不熟悉中級山的人,通常會很容易被松蘿湖和加羅湖混淆。這兩條路線確實有許多近似處:同樣位於宜蘭縣大同鄉、名稱相仿、皆以山谷雲霧著稱;另外,相對於松蘿湖被稱為「十七歲少女之湖」,加羅湖也有「仙女散落的珍珠」之美稱。

松蘿湖指的是一個湖面,但加羅湖其實是泛指一個湖群,除了加羅湖本身之外,還有撤退池、豪邁池、偉蛋池、墨池、日湖、月湖等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,這些湖泊散落在見晴山到太平山之間的稜線上,目前岳界發現的共有十八個。大約三百公尺長、一百五十公尺寬的加羅湖,則是其中面積最廣闊的。

入山證申請

申請網站:內政部警政署入山案件申辦系統

須於入山之日前3日至124日內申請。

交通:菜車是救贖!

從林口到四季國小,是自己開車。

從四季國小到登山口,是坐菜車,單趟一人是$150

我們先把車停在四季國小,但需要注意的是,四季國小目前(行程時間是2021/3月)平日有施工工程,校門口前的白線處並不能久停,但因為我們星期日就會下山,所以學校的工作人員讓我們把車站停在校門口一個晚上!

在新版紅色柵欄前有個公墓地,很多人會把車停在那兒,但現在登山風潮席捲,需要早點搶車位。

原本和司機大哥約好隔天我們到四季護管所後再聯絡他,殊不知!手機完全沒有訊號,中華電信、遠傳、台哥大無一倖免,因此,建議大家在下山路程中,有訊號處就趕快聯絡!不然踩著泥濘後還要再踢一段下坡柏油路,真的欲哭無淚吧。

司機大哥的小兒子,爆可愛!

從四季國小到新版紅色柵欄口約2公里的上坡路程,秉持「我就廢」的理念,當然是決定要花150元坐菜車,尤其在菜車上從走路的山友旁呼嘯而過,真的慶幸自己選擇當廢人>__<

預約協作:阿凱登山服務團隊

加羅湖旁的阿凱登山據點。

臉書社團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569270093280864/about

費用:一人$1000(帳篷、睡袋、早晚餐、熱水xddd)

不得不說,不用自己背帳篷、準備野炊食材用具,真的輕鬆很多,但相對地卻沒有自主性,不確定當天菜色是不是自己喜歡的,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能適應帳篷睡袋——幸好,當天晚餐及隔天早餐都吃地很滿足!(但下次還是帶自己的睡袋好了……)

然後當天負責解決我們疑難雜症的是山鼠大哥,人真的超~~~好,推推。

附上D1的晚餐,推推。

兩天一夜的加羅湖,沒有看到仙女的珍珠,只看見滿坑滿谷的人

>>參考路線:

【宜蘭野營】加羅湖兩天一夜,找尋仙女灑落的珍珠

宜蘭加羅湖登山路線:大珠小珠落人間

[台灣] 2020宜蘭Yilan大同鄉加羅湖-仙女散落的珍珠行程路線攻略(兩天兩夜)

完全的陰天,但沒有下雨就該知足了!!!

>>實際路線:

D1
9:53 從四季國小坐上菜車
10:20 起登!(綁鞋帶、調背帶、喝口水...)
11:52 四季護管所
12:07 溪邊(午餐吃飯糰!再把紅牛放溪水,吃飽就有冰冰涼涼的紅牛~)
12:35 神木登山口
15:10 豪邁池
15:40 偉蛋池
15:50 加羅湖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D2
5:30 早膳
6:40 準備下山
8:30 神木登山口
8:45 四季護管所
9:30 登山口,坐上偉大的菜車!!!
*註:因為第二天趕著在國五週日高乘載時間上高速公路,下山的速度根本是用跑的吧,有強烈主觀意識,勿參考。

在鋒面來臨前造訪加羅湖,一憂一喜,憂的是兩天的天空都是灰色的,隔天早上也看不到陽光灑落在湖面的景色;喜的則是路況良好,沒有玩到泥巴遊戲,也沒有雨神同行,我走的加羅湖,真的跟多數人不太一樣。

整段加羅湖路程,若以神木登山口作為分界點,前段屬於緩緩地上坡,後段則是先經過盤根錯節的樹幹以及泥巴激烈戰的芒草區,但走過鋪天蓋地的芒草迷宮後,就會看到豪邁池、偉蛋池、加羅湖接續著出現,你會感謝被芒草割傷的傷口的!哈哈哈哈

儘管沒有經歷到泥濘大戰,和H卻也在芒草區遺失了方向,走著走著就往加羅山的方向走,好險時時刻刻都看著GPX倒數路程的我突然發現這個可怕的錯誤,兩個人趕緊回到正確的路線(怕)

寫文章時在健行筆記上發現這篇:【宜蘭】加羅岔路:加羅山

真的提醒大家不要對於熱門路線的山就失去戒心,以為那些人可以、你也可以,還是要做足功課,帶著該帶的工具上山,平安下山才有下次上山的機會(也才有讓你發美照的機會)!

背著同事送的新登山包上山!
剛開始的路,真的平穩好走~
最嚴重的泥濘程度,完全不像多數人走過的路況
適合D1用午膳的地方,天然冰箱。
神木登山口後,挑戰的開始(好險先喝一罐紅牛了!)
盤根錯節的樹幹,很容易滑到,還是要小心。
糾纏別人腳步的泥濘區,我們卻輕盈走過。
豪邁池。取自是當年池畔有許多隱藏在草叢中的倒木,如果想要通過它們,必須要「豪邁」地跨步通過。
偉蛋池。謠傳名字是來自過去探勘隊隊員中的「偉寧」和「蛋頭」。
加羅湖本人!但因為缺水,水平線比往常低很多呀。
神木登山口,登出!!!

後記:焦躁的山與重新獲得平靜的心

失焦照片,如同陣子失焦的狀態。

:「我覺得加羅湖沒有想像中有那種山裡的感覺。」

:「因為身邊太吵了,以前我來不是這樣的。」

在一群吵雜的聲音中,偶然聽到山友的對話。

原是為了逃避人群而開始背起登山包,在疫情爆發的這段期間,卻畏懼人群而想暫時封山。這次坐在加羅湖的湖畔,找不到過去上山的平靜與充實。對於爬山,也不是說每爬一座就會認為自己又完成一種挑戰,而是喜歡每次站在三角點,被一望無際景的色包圍的感覺。

囿於全球鎖國政策,不能出國的人同時擠上山,在夜幕低垂的時刻,看不見滿天星斗,只看見露營燈;也聽不到蟲鳴鳥叫,只聽見酒精伴隨的嘻笑聲;這樣是好的嗎?

大家終於看見臺灣山中景色的美了,但是也改打壞了秩序,甚至,山難意外一件件發生。

好吧,儘管山是擁擠的、嘈雜的、喧囂的:但好久沒上山的我,還是在這兩天得到了平靜,在身旁沒有人只有自己的呼吸聲之中得到的不是解脫,或是什麼偉大的哲學領悟,就是一股「繼續把山下生活過好」的力量——山下的生活不是地獄,山上的樣子也不再是天堂,但都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
加羅湖,一場被火災紋身的意外發現

「仙女散落的珍珠」。

經過兩年多的調查,農委會證實: 台灣的確遺留著冰河時期的泥炭沼澤,位置就在宜蘭太平山加羅湖群。

林試所副研究員林朝欽指出,1999年 4月那場森林大火,對當地而言,相當罕見! 因為太平山事業區編號九十的林班地,屬潮溼氣候帶,很少發生森林大火;經證實, 這次大火是登山者不慎引發,不過,這五十公頃面積火燒遺跡卻無意間透露出台灣 也遺留著冰河時期的泥炭沼澤。

前往登山口的交通要道──四季林道,從一條最初為林業而規劃的道路,也搖身一變成為了假日車滿為患的所在。加羅湖之美在於晨曉時分,因此許多自行駕車前往的訪客會選擇過夜行程,將車停在林道紅柵欄附近;又因為林道狹窄不適合迴車,近年已造成無數的交通堵塞問題,令山友們怨聲載道,甚至妨礙公務和搜救車輛出入。林道是如此,加羅湖亦是如此,一波又一波的遊客湧入湖畔露營,但是各自的生態觀念參差不齊,明明眾人皆從湖中取水,卻仍有不少人在湖盆集水區之內大小便而不挖貓洞、亂丟衛生紙與垃圾,徒留滿目瘡痍的環境。

協作業者也隨著市場的需求駐點營業。他們將帳篷藏匿於附近林地,根據預約數量背負食材上來供遊客食用,也會預先在湖畔第一排的最佳位置替客戶搭起帳篷。然而,香噴噴的菜餚背後,卻藏著廚餘處理與改變野生動物習性的疑慮;湖畔營位遭到長期霸占,也令人質疑國有地上怎麼會出現如此行徑。

--

--

On Angela’s way to MOUNTAIN.

“ Climb the mountain not to plant your flag, but to embrace the challenge, enjoy the air and behold the view. “